近日,廣東省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州市濕地保護規劃(2023—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诽岢?,廣州將構建“三區六廊三核九芯”格局,到2035年,省級以上重要濕地將不少于8處,濕地公園不少于26處。
《規劃》透露,廣州濕地資源豐富,全市濕地面積達68331.48公頃(不含淺海水域),占國土面積9.19%,涵蓋河流水面、水庫、紅樹林等多種類型。其中,河流水面占比44.54%,珠江、流溪河等22條骨干河流貫穿全域;濕地動植物資源多樣,包含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6種、野生動物40種,南沙濕地更是每年吸引近10萬只候鳥越冬,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候鳥天堂”。
《規劃》立足資源現狀,構建“三區六廊三核九芯”空間格局。“三區”即北部山地河湖濕地涵養區、中部城鎮平原濕地品質提升區、南部濱海水網濕地功能優化區;“六廊”以珠江前后航道等為骨架,強化濕地生態連通;“三核”(海珠濕地、花都湖濕地、南沙濕地)與“九芯”(麓湖—東濠涌濕地等)作為關鍵節點,發揮示范引領與綜合效益。
根據《規劃》,廣州將分階段推進保護目標:到2025年,省級以上重要濕地不少于5處,紅樹林面積不少于322公頃,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于9%,構建完成濕地監測網絡;到2035年,省級以上重要濕地不少于8處,全面建成智慧濕地管理體系,打造獨具廣州特色的示范濕地城市。
為實現目標,《規劃》部署多項重點任務:在資源管理上,落實濕地面積總量管控,推進分級分類保護,完善以濕地公園為主體的保護體系,到2035年全市濕地公園不少于26處;在保護修復上,針對北部水源涵養林提升、中部河涌生態修復、南部紅樹林擴面等實施專項工程,計劃修復流溪河115千米生態岸線,2025年前營造紅樹林43公頃;在合理利用上,建設高質量小微濕地(2025年15處、2035年不少于20處),發展濕地生態農業、文旅產業,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規劃》的實施將進一步筑牢生態屏障,為廣州建設全球自然城市“燈塔城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堅實支撐。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