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6日,中俄跨黑龍江流域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交流會在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隆重召開。作為黑龍江流域濕地保護的重要參與者,撓力河保護區管理局與中俄兩國生態專家齊聚一堂,圍繞濕地旗艦物種保護、跨境協作機制建設、科研監測技術創新等核心議題深入交流,分享撓力河的保護實踐,汲取其他保護區的先進經驗,為進一步深化跨境生態保護凝聚了新共識。會上,撓力河保護區管理局科研宣教科高級工程師王廣鑫分享了撓力河保護區在科研合作、宣教創新、新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務實舉措。
近年來,撓力河保護區科學規劃濕地修復工作,2014-2021年濕地修復區域面積20萬余畝,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從地理空間角度形成退耕還濕地塊空間分布、變化的基礎數據;通過搭建人工繁殖巢、優化覓食棲息地等措施,持續開展東方白鸛、白枕鶴等旗艦物種的專項保護;構建“自主研究 多方協作”的科研體系,強化“兩庫一中心”建設,積極牽手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所、黑龍江省自然與生態研究院、東北林業大學和黑龍江大學等高??蒲袌F隊聯合開展退耕還濕區域生態恢復成效評估、碳匯調查和生物多樣性調查等15項科研課題;構建“空天地”一體化信息管理憑條,集成遙感影像資源、大數據采集分析和物聯網互聯技術應用,不斷完善生物多樣性信息采集、生態因子監測、濕地保護設施設備等工作,為保護區生態保護、科研監測和宣傳教育等工作提供科技支撐。
濕地是跨境生態系統的“生命線”,保護行動從不孤單。此次中俄跨黑龍江流域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交流會,讓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跨越國界、攜手同行,才能更好的守護黑龍江流域的每一片濕地、每一群候鳥,撓力河保護區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持續吸收借鑒各保護區的先進經驗,讓三江平原的濕地生態永葆生機,不斷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編輯:張 洋
一審:張 洋
二審:王廣鑫
三審:趙 珅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