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守護
給“白精靈”一個最美的家
□黃河時報記者 盧仙格
初冬時節,氣溫驟降,三門峽庫區的黃河濕地卻迎來了一年中最熱鬧的季節。數千只大天鵝,頭頂風霜雨雪霧,腳踩山水林田湖,經過1000余公里的跋涉,從北方的蒙古國等地重新飛回這片熟悉的水域。它們在水中嬉戲,盡情享受著豐盛的食物。據了解,截至11月9日,三門峽黃河濕地范圍內共迎來近5000只大天鵝。
01
“看到惦記一年的老朋友歸來,心一下子就放下了”
11月10日,薄薄的霧氣隨著太陽的升起漸漸散去,在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大王鎮后地村天鵝灣,白天鵝梳理著羽毛,活動活動脖頸,開啟了回歸后的美好生活。后地村的老支書樊國正對白天鵝有著特殊的感情,每天早上都要去天鵝灣轉悠一圈,聽聽天鵝的聲音,看一看湖里天鵝數量的變化。“我們這里的白天鵝應該是8日晚間飛來的,當時好像一瞬間就飛來上百只。看見惦記一年的老朋友回來了,感覺心一下子就放下了。”樊國正說道。后地村天鵝灣雖為開放式濕地,為更好地保護白天鵝,村里派了專人輪班看護,在冬季湖面上凍時,會適當地為白天鵝投食,努力為它們營造一個舒適的生存環境。
大王鎮后地村,白天鵝在水中自由徜徉 張明云/攝
每年的冬日都是攝影家張明云最繁忙的季節,從第一批白天鵝飛抵三門峽開始,他每天都會帶著大大小小的攝影器材拍攝白天鵝,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王官濕地、后地村到處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拍完之后,我喜歡把照片分享在朋友圈,很多人看了都會點贊和收藏照片。除了白天鵝之外,在黃河濕地上還有很多水禽類動物,成千上萬只的水鴨子等和白天鵝一起在水里嬉戲覓食,原來平靜的水面也因此變得熱鬧起來。這說明我們三門峽的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了。”
今年的白天鵝比往年來得晚一些,但絲毫不影響它們對三門峽的熱愛度。記者從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門峽管理處(以下簡稱三門峽黃河濕地管理處)獲悉,截至11月9日,三門峽黃河濕地范圍的白天鵝數量總計4751只,其中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1236只,天鵝湖濕地公園3193只,黃河公園22只,王官濕地300只。
02
全面消殺、全天監護,白天鵝在這里得到最好保護
為了給白天鵝營造更加安全健康的棲息環境,10月底,三門峽黃河濕地管理處分別對沿河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及王官村的白天鵝棲息地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全面消殺,為確保白天鵝在三門峽安全棲息越冬做好充足準備。三門峽黃河濕地管理處的工作人員每日都在管理站點對白天鵝進行監護,守護白天鵝的安全健康,對保護區內架設鳥網、捕獵夾等行為立即清除,堅持做到巡護到位、看守到崗,不留死角,防患于未然,確保白天鵝在三門峽安全過冬,同時統計天鵝數據,每日更新上報。
張明云/攝
美麗的白天鵝來到三門峽后,便吸引了很多游客前來一睹芳容。記者從三門峽市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獲悉,該景區根據上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目前嚴格執行刷身份證實名入園制度,嚴格采取“預約、限流、錯峰”的參觀游覽管理措施,游客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合理安排行程。該景區已暫停接待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或有確診病例所在地市旅居史的游客。對于河南省外游客或14天內有省外旅居史的游客,該景區規定,進入景區前,需提前準備好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健康碼、行程碼、入園預約碼,規范佩戴口罩,并配合工作人員測量體溫后方可入園。河南省內游客進入景區前,需提前準備好健康碼、行程碼、入園預約碼,并規范佩戴口罩,配合工作人員測量體溫。
在此本報呼吁,為了保護自身健康,大家在觀賞白天鵝時,要嚴格按照庫區管理制度觀賞,佩戴口罩,不要擁擠扎堆。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