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專門閱讀屈中正先生所著的《中國森林旅游文化》一書,提高自身對森林旅游文化的認知,從而借助心理學的遷移,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結合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的實際情況,探究中國濕地旅游文化。
屈中正先生是湖南省森林生態旅游專業帶頭人、湖南省森林生態旅游專業教學團隊的帶頭人,歷時五年編撰此書,實屬珍貴!于是乎,我準備在未來的5個月,研讀和學習這本書中關于森林旅游文化的理論知識,結合古今與實際,如序中所言:“緊緊把握和捕捉森林--濕地旅游資源各個領域,探尋森林--濕地旅游多方面的文化內涵;對與森林--濕地旅游有關的自然和人文資源進行挖掘,對如何加強生態文明提出建議;努力展示隱藏在森林--濕地旅游背后的博大精深的旅游理論和思想,從森林--濕地旅游的角度正確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以及當前正在進行的生態文明建設,揭示了中國特色森林--濕地旅游審美價值。”
現將研讀計劃安排如下:
1.第一個月:森林旅游文化,包括山水文化(與濕地直接掛鉤)、書院文化(與當地龍興講寺掛鉤)、國家森林公園(與當地鳳凰山森林公園掛鉤)、碑刻和對聯的旅游文化價值(結合當地實際)、園林建筑(借鑒)
引申:愛國主義教育(鳳凰山張學良與勝利公園湘西剿匪);現代化水利工程(鳳灘、五強溪等水電站);湘西門戶(古黔中郡和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2.第二個月:神話傳說、宗教文化與森林旅游,神話傳說(結合當地盤古、夸父等傳說)、佛教(與龍興講寺結合)、道教(借鑒)。
3.第三個月:飲食文化與森林旅游:酒文化(結合當地的米酒)、茶文化(結合當地碣灘茶)。
4.第四個月:民俗文化與森林旅游:民族、民俗文化(結合當地湘西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巫儺文化),祭祀文化(結合當地巫儺文化、跳香等)、民間節慶(二酉山啟蒙、龍舟節賽龍舟和今年興起的山水運動節等),附會(借鑒)
5.第五個月:生態文明與森林旅游。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