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群山綿亙林海茫茫的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處處綠意盎然,鳥語花香。溫暖的陽光透過樹梢的間隙灑落在地上,仿佛一地碎銀。區內冰溝資源管護站的一條羊腸小道上,伴隨一陣窸窸窣窣腳步聲,一道堅毅而略顯佝僂的身影由遠而近。年過56歲的王玉武,早已經開啟了他一天的日常工作——徒步巡山護林。幾十年如一日,轉眼間便是35年。始終堅守在護林工作第一線,兢兢業業,以大山為伴,以綠樹為伍。巡山不斷,管護不停。因他表現優異、成績突出,2024年7月,王玉武被甘肅省林草局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王玉武在填寫視頻監控記錄
深入林區嚴防死守
上世紀的1987年,年僅17歲的王玉武應征入伍,到新疆某部服役,1989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1990年退伍后,帶著對家鄉林業事業的熱愛和深厚感情,主動申請到林業部門第一線工作,從此踏上護林護綠的新征程。
“兒子,你從軍人到護林員,要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睅е改傅亩冢跤裎湟活^扎進了祁連山浩瀚林海。清晨,帶著一壺清水、一張餅子、一條毛巾,爬山穿溝、巡山查林。路不好走,摩托車上不去,許多路程要靠雙腳走,一天最少得10多公里,常常一身臭汗。巡護過程中,劃傷、摔傷、蚊蟲叮咬,對他來說都是家常便飯。晚上回來,趴在昏暗燈下,巡護了哪些區域、樹木有啥變化、發現了什么新奇,都要詳細記錄下來,讓業務充實自己。
早年間,偷盜砍伐泛濫,一些不法之徒或采取聲東擊西、或采取雨天行動、或連夜進行偷盜,為一點蠅頭小利鋌而走險。時時繃緊護林之弦的王玉武,你有計策我有對策,正所謂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哪個地方住著幾戶人家,哪里長著幾棵老樹,哪里有一股山泉,哪里山大溝深,這些都早已銘刻在了他心里。管護區群眾稱王玉武為這片山林的“活地圖”。憑借這些絕活,每一次都能讓不法之徒在他手上栽得心服口服。
2014年,由于工作成績突出,王玉武被任命為冰溝資源管護站站長。
“以前護林站的條件十分簡陋,不少年輕人待上一兩年就耐不住寂寞走了?!逼钸B自然保護站前任站長任發生說,王玉武卻堅守了下來。冰溝、旦馬、細水等七個管護站都待過,一干就是34年,完全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祁連山。耐得住寂寞,是他身上最大的閃光點。
冰溝資源管護站管護面積6.73萬畝,森林植被豐富,地形地貌多樣復雜,護林防火任務十分繁重。早期管護站條件艱苦,房屋破敗簡陋,宿舍里連電都沒有,晚上只能點蠟燭。艱苦、寂寞、孤獨、危險,這是王玉武日常工作的常態,節假日加班加點也是家常便飯。多年來,王玉武帶著使命和責任,走遍了林區的山山水水,也見證了自然保護站的發展變遷。
“把住路、守住山、看住人、盯住墳,嚴防死守,堅決筑牢森林防火安全線?!泵康椒阑鹌冢跤裎渖钊胫攸c區域防火執勤、設點檢查、收繳火種、散發傳單、攜裝巡護、處置突發,半月、一月不回家是常事。轄區的村民常常笑稱:“王站長,站上宣傳森林防火,又是喇叭、又是嗓音、又是傳單,群眾耳朵里都聽出老繭了?!?/p>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如今,走進冰溝、旦馬、細水、大水等資源管護片區,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坡坡生機勃勃的山草綠地、一片片孕育希望的莽莽林地、一只只上躥下跳的小動物,到處郁郁蔥蔥、蓬勃盎然,無處不展現著大自然賜予它最原始的靈秀與遼闊。
“護林員是一份穿山嶺、鉆密林的艱苦守護工作,巡山、防火,每一項都責任重大,需要耐住寂寞、吃得甘苦、無私奉獻的精神。”祁連自然保護站站長王芝義說,這些年,王玉武以身作則,作出了榜樣,付出了艱辛,也帶出了一支叫得響的“林業鐵軍”。
王玉武在日常巡護
與時俱進搞好傳幫帶
“護林員工作,看似簡單,實際上是一項政策性強、專業性強、涉及面廣、十分復雜的工作。”王玉武一直這樣認為。
這些年,王玉武對轄區內的地形地貌、林班坐落、權屬來歷、樹種分布、立木數量等森林資源了如指掌,扎實的工作作風和認真負責的敬業精神,帶動了其他年輕護林員積極向上的工作熱情,成為其他管護站護林員學習的模范,在他從業生涯中待過的每個管護站,沒有發生一起重大火情和安全事故,也沒有過大面積的病蟲害事故。
這幾年,地方政府、林業部門因地制宜、創新舉措,持續不斷護綠、增綠、用綠、活綠,用實際行動探索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冰溝河森林公園就建在冰溝資源管護站區域內。這幾年,到冰溝河森林公園的游客越來越多,有時一天多達上千人,給森林防火和管理工作帶來新挑戰和更高要求。進入旅游旺季,王玉武不敢有絲毫麻痹,每天帶領管護人員全天候不間斷巡護,身影遍布溝溝岔岔、深山密林,遇到傾盆雨天、無法返回,只能借宿在山上牧羊人簡陋的帳房避雨過夜。
如今條件好了,巡山護林用上了先進裝備,尤其祁連山國家公園成立后,管護站借助科技力量,通過視頻監控、手機巡護終端、語音播報、增設防火檢查點及加強林區巡邏等“技防 人防 物防”模式,對森林進行全方位、全時段監控,切實筑牢森林草原防護網。
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為進一步提升工作本領,年逾半百的王玉武仍在不斷學習,帶領管護站一班人加強業務學習,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學有所獲、學有所悟、學以致用,盡快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實踐,努力打造一支業務能力更精、責任心更強的“護綠”隊伍。
王玉武在調查監測林業有害生物
舍小家顧大家堅守初心
祁連山保護區群山連綿、林海茫茫,為了守護好這片天然林區,三十多年來,王玉武或步行、或騎馬、或騎摩托,穿行在溝溝壑壑、蒼松翠柏間,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讓他難忘,更凝聚著他的心血與情感。
“一日從軍,終生是兵”。這些年,王玉武始終保持著部隊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本色依舊,初心不改,讓人可敬。由于護林工作的特殊性,尤其森林草原防火重點時段,保護站要求必須全員在崗。王玉武的妻子黃淑梅常年患病,身為丈夫的他很少在家陪伴,妻子沒有半句怨言,十分理解他的工作,還開玩笑地說:“老王的家就是護林站,家人就是他管護的那片林子。”
“這些年,對家人的虧欠最大?!闭f到此處,王玉武的眼里濕潤了?!袄掀藕⒆?,我想對你們說一句,這么多年你們辛苦了?!?img alt="" border="0" src="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4080/wps4.png" />
34年的時間,對于這片森林來說,不過是彈指一揮間,對于守護這片森林的王玉武來說,平凡的前行之路,悄然間寫滿了不平凡的故事?!肮ぷ骱苄量?,但我不后悔,林海就是我的家,保護好林海就是保護好我的家?!痹谄钸B山自然保護區這片林區,王玉武就像一棵松樹,深深扎根在這片浩瀚林海之中,為他所從事的綠色事業初心不改,砥礪前行。
王玉武在宣傳森林草原防火知識
王玉武在查看灌木林生長狀況
作者:焦方寧 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省管理局張掖分局信息管理科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